
凝心聚力启新程,砥砺奋进续华章。1月25日上午,政协陕西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陕西宾馆开幕。







部分提案
招商引资一直以来在推动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,进一步脱贫攻坚、发挥了重要作用。近年来,陕西市委、市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引进项目逐年增多,利用外资总量逐年增长,稳步推动经济持续发展。但我市部分地区,要想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,提升产业结构,实现产业转型发展,就必须提高招商引资的数量与质量,同时政府要实现以管理为主的“全能型政府”向“服务型政府”的转变。为此我建议:
一、加强政务诚信,为招商提供有力保障。
以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诚信体系建设为着力点,聚焦教育引导、实践养成、制度保障,引导全市上下形成建设诚信政府的高度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。一是加强招商引资领域政务诚信建设,落实招商引资主体责任制,加强政务失信记录建设,对招商引资做出的政策承诺和签订的合同、协议实行跟踪制度,各级部门加强统筹协调,确保项目及时有效落地。二是发展独立自主的第三方信用评价机构。发挥新闻媒体和公众监督的作用,实现对政府信用的客观评价,并全面加强成果应用,推动国家权力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带头尊法履约。
二、统筹产业规划,避免盲目跟进。
一是强化规划引领。各区、县应统筹组织调研论证,对各自产业发展进行定位,并形成区县之间产业互补、错位发展,做到以规划指导招商;二是突出重点产业。各区县应重点围绕做大做强若干个产业的目标,重点培养,打造地区品牌,并着力招引上中下游配套产业,促进产业的集群发展;三是做好项目编制。围绕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资源,以补链、建链、强链为重点,有针对性地谋划编制项目深度可行性报告,做到以项目找客商,以项目吸引客商。
三、以商招商,加大招商力度
各区、县一方面应进一步探索市场招商,发挥市场招商的作用,制订中介招商、委托招商激励奖励机制,聘请本地或发达地区知名商会、协会、投资公司等中介机构为招商代表,进行产业招商合作,拓展招商渠道,创新招商新模式;另一方面应加强政商结合,利用政府的支持与引导、环境的优化、服务的及时、监管的到位等优势与各企业品牌、人脉优势相结合,让招入企业留在陕西、扎根陕西、服务陕西。
四、优化招商环境,促进项目落地。
一是区、县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注重硬环境的改善,加大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力度,强化要素供给,确保承诺践诺,解除客商后顾之忧;二是优化政务环境,要坚持“保姆式”“跟踪式”服务理念,注重企业感受,强调政务服务便利化、便捷化,完善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;三是推进项目落地,各市、县区要定期开展项目落地推进会,加大力度协调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,加快签约项目落地步伐,同时加强项目督查,对意向项目抓跟踪,洽谈项目抓签约,签约项目抓开工,开工项目抓进度。